面对千亿元市场规模,相关标准如何引领电动电池回收行业?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问:面对千亿元市场规模,相关标准如何引领电动电池回收行业?新华社记者赵文军表示:“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有强大的技术支撑,相关标准体系的完善很重要。对于动力电池回收,我国颁布实施了哪些相关标准?还有,实施效果如何?标准应用情况如何?1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动力电池回收标准化专题新闻发布会。 并介绍了电池回收利用的相关情况。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22项电动电池国家标准电池回收利用总体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剩余能量检测、回收利用、锂离子废品回收、黑粉回收等方面,坚定支持和引领回收行业高质量发展。电池。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司长刘洪生表示,我国即将进入电动电池大规模处置阶段,国内电动电池回收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千亿。到2030年,《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与拆解规范》、《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与利用规范》等国家标准实施以来,以“剩余能量检测”为基础,在行业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推动行业规范化、健康有序规模化发展。随着适用标准的实施,部分企业镍钴锰回收率达到99.6%,锂回收率达到96.5%,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取得更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刘洪生表示,电动电池结构复杂、应用场景多样、涉及行业众多,这给高效回收带来了挑战。同时,电池富含锂、钴和镍等重要金属。高效提取和回收这些重要金属,这对于保护重要矿产资源非常重要。报道称,在回收过程中,黑火药作为重要的中间产品,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检测手段。g方法,不仅影响国内金属提取的稳定性和效率,也影响国外黑火药的进口。 《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国家标准明确了再生黑粉的定义、分类、化学成分含量、有害物质限制等主要技术要求,将有助于提高国内再生黑粉产品质量,保证后续冶炼工序的环保和安全。 《车用能源电池回收利用》系列标准明确了有害物质的处理流程,以确保回收过程中污染可控,促进能源消耗总量降低30%以上。国家标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与再生利用第2部分:物质回收要求》规定了相对严格的资源回收回收率指标,要求镍、钴、锰总回收率达到98%以上,锂回收率达到85%以上。通过该标准,鼓励企业投资先进回收技术的研发,以优化工艺流程并最大限度地回收关键金属资源。工信部节能局一级巡视员游勇表示,要进一步加大标准监管力度。要发挥引领作用,要执行《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等锂电池产品强制性标准,禁止在电动自行车等领域使用回收废旧电池的产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与创新司副司长郭晨光表示市场监管总局持续推动电动电池回收国际标准制定,日本牵头的IEC《电池回收深度放电通用准则》国际标准提案成功获得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