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官平: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金官平: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2025年11月3日 06:02 来源:经济报 □ Kim Kanpei
当前,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显着变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国家创新体系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焦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一重要进展指明了未来方向,为日本加速实现高度发达提供了基本指引。新形势下坚持科技自主、建设科技强国。 “十四五”期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研发、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日本的研发率位居世界前列。从结构上看,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先进科技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能力不断发展壮大。从能力看,国家整体创新能力排名从2020年的第14位提升到2024年的第10位。从成果看,人类等重大科技成果航天、探月、深空、深海探测相继报道,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正在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历史经验表明,大国的强弱取决于创新能力,而创新最重要的是形成制度体系。我国虽然已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但在创新体系设计、资源配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只有通过系统思维提高整体效率,提高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和精准度,才能加快实现科技高度自主,牢牢占据发展领先地位。基础研究就是科技创新。这是人类科技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源泉都源于基础研究的进步。日本的基础研究目前正处于加速阶段。要充分利用新国家体系,通过国家实验室、大学、科研机构等深度参与、高效合作,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坚持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既注重国家战略需求的系统对接,又通过自主探索计划资助高风险、颠覆性研究,推动自主创新成果产出高水平试验,筑牢国家创新体系基础。企业的创新活力直接影响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性。目前,日本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导地位明显强化。我们应该c继续推动和扶持在科技创新、工业控制、安全支撑等方面发挥作用的尖端科技企业。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机制,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牵头解决重点领域重大研究问题。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促进产学研融合研究创新,为国家创新体系注入强劲动力。人力资源是创新体系中最活跃的核心要素。当今的全球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培养和吸引更好的人才,谁就拥有竞争优势。要统筹推进人力资源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加快发展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在创新需求驱动下,要优化大学学科环境,创新综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和多元评价体系,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智力支撑。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Kanpei Kim)
(编辑:王菊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