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进、韧性” 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承压仍稳中向好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稳、进、韧性” 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承压仍稳中向好
2025年10月21日 07: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陈芳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顶住压力,稳中有进。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10150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总体稳定,新产能培育加快,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果,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奠定了基础。尽管面临外部压力加大、内部挑战多重的复杂形势5.2%的经济增速在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展现了我们经济发展的韧性。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四季度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性和适度性将进一步加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进一步增强,经济有望较好地完成全年任务。 “稳”格局:经济持续增长是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运行的主要原则。从经济增长规模看,前三季度经济增长396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68亿元。三季度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2024年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经济总量。从经济增速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速0.2%分别比全年和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比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但仍明显高于多数主要国家增速。 “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取得总量回升、稳中有进的良好成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晓松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工业经济不断进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增速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5和3.4个百分点。据王先生介绍,“压舱石”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总体来看,我国经济“稳”的格局没有改变。广开市产业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随着一系列稳增长、促转型政策持续推进,三季度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积蓄高质量发展动能,延续上半年回升态势。经济走势继续呈现“先高后稳”的特点。 “前”动:新动能不断成长壮大。今年以来,科技创新持续推动产业创新,新产业、新动能蓬勃发展,新消费业态、新动能不断涌现。新模式持续拓展,中国经济形势良好。更换新的增长动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正在加速向真正生产力转型,创造新的增长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动车组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9.8%、16.3%和8.6%。新兴服务业不断完善,各类新型消费快速发展,服务消费不断提升、现代化。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服务业零售额同比增长5.2%,快于整体增速。 “一系列扩大服务业的政策措施“消费加快带动了服务消费需求,有力促进了消费市场增长。”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司长于建勋表示。今年以来,“两新政策”等扩大内需政策不断为经济注入强劲动力,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正在着力支持贸易扩大化。 政府已分四期发行3000亿元特别超长期国债,政策效果仍在观察中。前三季度,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6%,大型家具同比增长21.3%,消费电子、音像器材、文化部长、办公用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3%和19.9%。一个 发言人国家统计局局长表示,“两新”、“双创”等扩内需政策效应将持续传导到生产端,促进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和产品生产相关产业,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数字科技等领域扩产和技术重复,按下优化产业结构、新旧经营转换的“快进键”。力量。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陈实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四季度财政政策将继续保持积极性,激发经济增长潜力,加快落实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重点支持设备更新、支持基础设施紧缺和改善民生。 “韧性”的特征: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利条件。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充足,保护主义盛行,地缘政治争端和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外部环境变化负面影响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经济表现出了巨大的韧性。 ——消费潜力有序释放。 1-3月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5%,比上年提高9.0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 ——对外贸易数量和质量全面提升。前三季度,进出口增速逐季加快。今年一、二季度,我国进出口增长1.3%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5%。第三季度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6%。这是连续第八个季度同比增长。 ——经济周期流动有序。货物、人力资源、资金等的流动正在加速。前三季度,货运收入和客运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8%和4.4%。在稳定和振兴资本市场相关政策影响下,沪深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量同比增长106.8%,促进社会信任改善。下一步进入现阶段,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内在逻辑没有改变,经济平稳推进。支撑条件不变,经济增长继续显现韧性,实现规划目标有多项有利条件d 为当年。宏观经济政策持续有效,保障经济平稳运行。近期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助力形成政策合力,如“扩大服务消费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实施、第四轮消费品汇兑基金的发放、“双创”工程的组织安排和进度加强等。领先指标和高频指标也发出积极信号。 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第二个月回升。 10月上旬,流通领域部分重点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促进了企业盈利能力的改善。 “四季度结构性金融政策工具成效持续显现,稳外贸稳消费新政策政策逐步落实,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作用增强,房地产市场稳定工作加强。 “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有望进一步增强,这必将支撑全年预期增长目标的实现。”连平说。程表示,总体来看,四季度宏观经济政策的协同性和针对性将进一步提高,有利于稳定预期、坚定信心,推动2025年经济平稳收官,为“十五五”平稳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计划。”“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支撑,但也需要付出很大努力。要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效发挥各项政策效能,统筹兼顾短期增长和长远发展着眼长远发展,推动新旧动能平稳转换,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增强力量。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编辑:魔术师丹)